海鲜行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分支,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该行业涵盖了海洋捕捞、养殖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多个环节,包括海洋渔业、海洋种植业、海洋原材料加工业、半成品深加工业、海洋服务业以及海洋食品运输和销售等领域。 近年来,中国的海鲜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。 海鲜主要来自于捕捞和养殖两大领域,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鲜活海鲜、冷冻海鲜、干海鲜和深加工海鲜等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冷链设施的逐步完善,中国的海鲜市场覆盖面逐渐扩大。
全球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,海洋食品原料供应充足。
全球水产品产量已进入平稳增长期,从2012年的1.56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1.778亿吨。 根据《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》的数据,预计到2030年,水产品总产量将增至2.04亿吨。 就产量结构而言,海洋捕捞量相对稳定,在近年来维持在约9,000万吨左右,而养殖量不断增加,占总产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。 全球水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为海鲜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。
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国之一,水产品总产量自1989年起连续30年居世界第一,占世界总产量的2/5以上。 仅2021年,中国的水产品产量就达到了6,690.29万吨,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为3,387.24万吨。
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,海洋食品加工能力整体提升。
海鲜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渔业产业结构,推动渔业经济向精深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。 长期以来,中国的海鲜食品加工行业相对粗放,具有“小生产、大市场、小规模、大群体”的特点,行业集中度较低,以中小型企业为主,海鲜食品加工企业的效益低下和开工率不足问题突出。 然而,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,该行业正在经历调整阶段,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发展质量,朝着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,一批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逐渐被淘汰。
中国水产品进出口量居全球前列,海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流通。 目前,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和第三大水产品进口国。 中国市场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大,进口量呈稳步增长趋势,而出口总体规模相对稳定,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。 预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优化,中国对海鲜的总体需求和进口量将继续增长。
城市化进程加速并伴随着消费升级,为优质海鲜食品市场带来广阔机遇。
随着中国居民对饮食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,海鲜食品为优质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备受人们青睐。 根据统计数据,《中国渔业统计年鉴》显示,2015年中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48.74千克,而2021年为47.36千克;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4年中国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为10.81千克,而2021年增至14.20千克。 据此估计,2021年中国人均每日水产品消费量为38.90克,仍低于2018年《中国居民膳食消费指南》规定的每日水产品摄入标准(50~100克)的下限。 因此,国内优质海鲜食品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。
由于中国人口众多、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,优质海鲜食品的消费市场增长空间较大,预计增速将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 据预测,到2023年,中国整体水产消费需求将接近7000万吨,超过美洲和欧洲市场总和。 |